top of page

【Portfolio】专访|维眸生物创始人沈旺:中国创新药政策红利还将保持5至10年

维眸-VVB logo.jpg

​​文章来源:维眸生物 http://www.vivavisionbio.com/

2020年5月27日

前段时间,《我不是药神》把大众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创新药行业,但影片中呈现的中国医药市场已经成为过去。近几年,针对新药研发领域,我国不断推出相关鼓励政策,这也让目前中国的医药市场增速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

当然,早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各类医药创新企业不断地探寻、攻克新的靶点。也正因如此,全球推出新药的平均时间正在不断延长,新药研发成功率也在不断降低。

对此,维眸生物创始人沈旺博士告诉亿欧大健康,在这样的全球背景下,我国的创新药市场仍保持较高增速,主要源于国内过去的创新药领域“欠账”太多。他认为,未来中国创新药市场的政策红利还将持续5至10年。

“立军心”先从立项开始

过去,在沈旺看来,从市场、政策等方面来看,国内创新药行业发展一直不太明朗,行业规范也尚未形成。2016年,当沈旺发现国内创新药政策正在逐渐开放的时候,他便决定从美国回来,在国内创立维眸生物。

在维眸生物成立初期,沈旺便决定团队发展要先从“立军心”开始。在他看来,维眸生物首先应该在如何立项的问题上想清楚,而进行差异化竞争和解决临床问题是他认为立项的两个关键环节。

1、绕道竞争白热化的肿瘤市场

沈旺告诉亿欧大健康,目前行业内从事创新药的企业90%都集中在肿瘤领域,眼科、皮肤科等慢病领域却鲜有人关注。当然这不难理解,肿瘤领域疾病因其危害性,不管是患者的支付意愿,还是行业的学术前景的确足以让大多数医药创新企业一头扎进该赛道中。

但也正因为肿瘤疾病的复杂性,在前期研发过程中势必需要高投入,并且过程中需要不断试错,团队回报周期自然拉长。沈旺认为,这些对于一个年轻的创新医药企业来说,实在不利于“立军心”。

此外,在沈旺看来,创新药这一领域往往都是先易后难。肿瘤领域内,在PD-1、PD-L1等新一批靶点发现后,肿瘤领域创新药企业将更难发现新的靶点。不仅如此,沈旺告诉亿欧大健康,目前针对肿瘤领域的同一靶点,全球有超过40家创新药企业对其进行研究,赛道竞争未来将进入白热化。

反观维眸聚焦的眼科领域,由于用眼卫生、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等因素,近年来干眼症发病率不断增长。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发达国家的干眼发病率约为15%~16%,而我国的干眼发病率在21%。

沈旺认为,目前国内在此领域内的巨大临床需求并未得到满足,中国市场上除了疗效有限的人工泪液类产品外,也没有干眼症的靶向治疗药物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也正因如此,维眸生物开始攻克干眼症的治疗难题。

2、从副作用入手解决临床问题

其实,维眸生物聚焦的眼科、皮肤科领域除了在市场竞争方面有些许优势以外,在沈旺看来,能否解决临床问题,是立项成立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维眸生物主要聚焦在眼科、皮肤科疾病的局部用药领域。而局部用药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疗效好、用药方便等优点,主要通过通过分子试剂、制剂等方面的应用,药物不会进入血液。

沈旺告诉亿欧大健康,其实眼科、皮肤科两个领域的相关疾病大多与人体免疫系统不可分割。以皮肤疾病为例,疾病发生原理主要是人体T细胞进入皮肤表层后引发炎症,沈旺表示,为一位严重的湿疹患者选择治疗方案,不能只依赖于表面用药,而需要通过系统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

尽管局部用药的药效普遍较好,但由于药物含有强烈激素,其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以眼科疾病为例,沈旺表示,一方面,针对眼睛的局部用药需要具备良好的水溶性;另一方面,还需在试剂研发上采用不同策略,通过让化合物在进入血液时更易被降解,以此降低药物副作用风险。

目前,维眸生物自主研发了PDE4抑制剂和LFA1抑制剂,分别用于治疗湿疹和干眼症。此外,其自主研发的Best in Class干眼症创新药也已进入IND(临床试验申请)准备阶段,预计将在明年启动临床试验。

 

红利消失后的战术

尽管沈旺认为,国内的政策红利还将保持5至10年的时间,但当政策红利逐渐消失,企业又该以怎样的策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沈旺也有自己的判断。最终,他将“扎根慢病、发展多条产品管线”作为维眸生物五年之后的战术。

从维眸生物创立初期,沈旺就带领团队一头扎进了慢病领域,这主要源于他对国内慢性疾病未来发展的预判。他认为,在当下国内慢病患者基数足够大的情况下,其增量的可能性也相应较大。对此,《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数据也显示,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在3亿左右,其中65岁以下人群慢性病负担占50%。

此外,如何保证维眸生物可持续的研发能力,也是沈旺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思考后,他告诉亿欧大健康,维眸生物未来的发展策略是继续深耕眼科和皮肤科领域,并且逐步发展多条产品管线。对此,沈旺表示,维眸生物未来针对患者的治疗方式将不再限于局部用药。待稳定好“军心”后,维眸生物在发展多条产品研发管线的同事,还会适时开拓有难度的产品管线。

据亿欧大健康了解,维眸生物在今年7月13日宣布完成5000万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沈旺表示,本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支持维眸生物干眼症创新药项目的临床一期试验,以及其他产品管线的开发。

此外,维眸生物团队将在在今年年底从20人扩充至30人。在产品发展方面,沈旺表示,未来维眸生物有可能会走进OTC,以凭良取胜策略占领国内市场。

This website is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 offer to sell, a solicitation to buy, or a recommendation for any security;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 offer to provide investment advisory or other services by Viva Ventures Biotech Fund or any of our affiliates. Nothing contained on the website constitutes investment advice or offers any opinion with respect to the suitability of any security, and the views expressed on this website should not be taken as advice to buy, sell, or hold any security or as an endorsement of any security or company. In preparing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Viva Ventures Biotech has not taken into account the investment needs, objectives, and financial circumstances of any particular investor, and investments and companies referenced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all investors. Any views expressed on this website by Viva Ventures biotech were prepared based upon information, believed to be reliable, available to it at the time such views were written. Viva Ventures Biotech makes no guarantees as to their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All information is subject to change and may quickly become unreliable for various reasons, including changes in market conditions or economic circumstances. By accessing this website, the reader agrees that he/she not copy, reproduce, republish, upload, post, transmit, alter, or distribute in any way material from this website in any manner inconsistent with the purposes for which it is offer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Viva Ventures Biotech.

bottom of page